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系友訪談與演講

台大生機系友專訪 - 華擎科技軟體開發部工程師 陳約劭學長

文/郭庭瑄、賴聖傑、林嘉安、靖宇誠

 

# 職業介紹

陳約劭學長目前於華擎科技的軟體技術部門,這個部門主要服務的範疇非常廣泛,與軟體相關的業務都會是由這個部門負責。舉例來說,ROM的程式、Windows下控制主機板的軟體皆由這個部門負責。

 

# 專題經歷

陳約劭學長在大三的時候加入林達德老師的實驗室,他覺得在實驗室的經歷對他現在的工作來說幫助最大。在實驗室進行專題研究的時候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包含軟體及硬體方面等,老師可能會給一些解題方向,但主要解決問題的方式還是要自己去尋找,他成為專題生的意義就是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他也提到,在實驗室內還會有其他學長督促去學習許多新東西,例如從Windows系統轉換至Linux系統、利用SSH進行遠端連線等,這些技術都是很有用的。

 

# 生機系課程經歷

學長特別提到大學生活中他覺得重要的幾個科目,包含工程數學(二)與機電整合(一)、(二),他前一陣子在做將電腦音訊轉換成頻率的計畫,其中的數學就用到了傅立葉轉換,學長說他當初上工程數學時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這要用在哪裡,直到做了這個計畫後才知道傅立葉轉換要用在這邊。而機電整合的部分,學長是說現在很多中小型IC公司開發新的產品,很多還是去用杜邦線以及小型的開發版去做研發的,學好機整(一)、(二),對未來如果要去IC廠會很有幫助。

 

# 工作經歷談

約劭學長跟我們分享了進入相關產業所需的技能與人格特質,使我們能更好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這個產業。學長認為對於系統廠而言,只要有基本Coding能力並且能夠跟人好好相處的話都沒甚麼問題,IC廠或是純軟體的企業就會更要求Coding跟LeetCode的能力,演算法以及資料結構也是必須具備的。除了上述的硬性要求以外,學長認為有一項最重要的技能,那就是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管任何工作都一定會有遇到問題的時候,而獨自解決問題正是彰顯自己的最佳時機。學長也有提到外語能力,雖然華擎公司比較不需要跟外國人開會但是學長還是認為外語能力非常重要,不論是寫Code還是使用Windows的API時都會使用都英文。更何況如果是外商的話就一定會需要外語,尤其是口說和聽力的能力。

 

# 給學弟妹的建議

學長對於還在就學的學弟妹,提出了幾點建議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我。

1. 演算法和資料結構課程

如果之後工作的目標是進入軟體業,強烈建議先修習演算法和資料結構課程,這對程式開發者來說非常有幫助,一來能培養你問題解決的能力,二來能夠增進對Code的可讀性。除此之外,演算法和資料結構是許多軟體開發工作面試中常見的題目,很多公司都會在面試或筆試時都會考,測試我們對code的熟悉度。

2. 專題研究

專題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過程中,會碰到一些未曾接觸過的工具,例如版本控制、Git、CMake等,這時候就要多碰多學,並仔細了解背後的運作原理,這樣不知不覺你的能力會越來越強,而且這些工具在職場上非常常用,掌握它們可以提高你們的工作效率。

3. 職涯規劃

至於職涯規劃的部分,學長建議可以在畢業後先找一家公司工作,初期可以待上兩到三年。這段時間可以了解職場環境,並想想是否有創業的想法。之後可以考慮轉換公司,以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和薪資提升。最後,根據自己的個人狀況和目標來做適當的職涯規劃。